一本引人入胜的年代小说,重生六零:别人下乡我进城,正在等待着你的发现。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,人物形象栩栩如生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世界。作者凉拌西红柿的精湛文笔和细腻描绘,更是为这本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。目前,小说已经连载中,最新章节第113章更是让人热血沸腾。快来加入这场阅读盛宴,138594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!
重生六零:别人下乡我进城章节免费在线阅读,李爱华刘伟完结版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从朱斌那里拿回自己借出去的钱后,李爱华便找班主任赵老师请了病假。虽然赵老师有些絮叨,不过李爱华提出自己上次在教室晕倒的事情后,赵老师也没有再为难。说到底,上次那件事只是让赵老师觉得有些丢面子,但并没有…
《重生六零:别人下乡我进城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“小李,你这手放短球的技术真的太厉害了!”马红气喘吁吁地说道,“尤其是你大幅度变线杀球后忽然放个短球真的无解。”“我觉得还是要加大杀球的力度,尤其是变线的幅度还要加强。”李爱华说道,“只有调动起来再放短球才有杀伤力。”“你!”马红有些无奈地摇摇头,“还好我基本不会和你分在一组,否则真的一场下来就要了我的老命。”两人聊了一会之后又继续练球,然后李爱华一
《重生六零:别人下乡我进城》精彩章节赏析
从朱斌那里拿回自己借出去的钱后,李爱华便找班主任赵老师请了病假。
虽然赵老师有些絮叨,不过李爱华提出自己上次在教室晕倒的事情后,赵老师也没有再为难。
说到底,上次那件事只是让赵老师觉得有些丢面子,但并没有真正得罪死他,他也犯不着为了那件事真的将李爱华往死里得罪。
请完假后,李爱华又和张秀英说了自己明天请假去医院的事情。
“你将钱拿回来了啊?”张秀英低声问道。
现在虽然还不是后面风雨交加的十年,但已经起风了。张秀英家里也是公社的小领导,自然嗅觉是灵敏的,晓得现在开始要“藏拙”。
李爱华点点头,然后也低声将自己去拿钱时所遭遇的事情说了一遍。
张秀英听完之后眉头就竖了起来,若不是现在还在寝室,只怕张秀英就要张口将那朱斌和黄老师给骂一顿了。
“你也是!”张秀英板着脸对李爱华说道,“你胆子真的是越来越大了!这种事情你好歹也要叫上我一起去啊!”
“我想着不是在学校门口么?”李爱华事后回想也的确有些害怕,“你放心,我下次绝对不会这样了。”
张秀英晓得李爱华是个能听进去话的人,所以点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。
次日,李爱华便借了张秀英的自行车去了中心医院。
工贸中专在丰泰县县城的城中心,所以骑自行车去中心医院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。
整个丰泰县的大医院在这个时候其实只有三家,而其中两家还分别是永泰钢厂和长丰煤矿的附属职工医院,因此其他人能够去的大医院就只有丰泰县中心医院。
但和后世的大医院比起来,中心医院不仅规模小了许多而且也冷清了许多。因为这个时候能看得起病也就只有那些有单位的人,大部分的农民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进医院的。
“姓名?性别?年龄?单位?成份?”负责挂号的护士询问道。
“李爱华。女。16岁。工贸中专。学生。”李爱华如实回答道。
“学生?自费?还是公费?”护士有些奇怪地询问道。
通常来说学生如果是小毛病就是直接在学校诊所解决,需要到大医院来都是父母陪着一起来的。
因为现在的单位不仅能解决职工的全部医疗费,同时也会承担职工直系亲属中没有劳动能力者约一半的医疗费。
因此护士才会追问一句,如果李爱华是公费的话就需要报父母的工作单位,而护士这边自然也会电话到对应单位的工会去确认。
不过李爱华的父母都是农民,所以只能是自己掏钱。
“我自费。”李爱华说道。
护士也没有继续问这个问题。这个时代自费来医院的人虽然比较少,但也不是没有,毕竟哪个时代都不缺那些藏在水底下的有钱人。
“你挂什么科?”护士问道。
李爱华也不知道现在的医院有什么科室,于是询问道:“我晕倒过一次,当时学校诊所说我大概是营养不良。”
“都晕倒了怎么不来大医院?”护士有些责怪地问道,不过想到眼前这个小女孩是自费就又没再说什么。“挂号费5分钱,你先去内科看看。门诊的胡大夫很好说话的,你可以让他帮你看看上次昏倒有没有伤到哪里。”
李爱华点点头,她听出了护士话里的好意。毕竟这位胡大夫是内科医生,但是如果要检查伤情就应该去外科,那就意味着自己需要多挂一个科而多掏钱。所以护士才推荐她去一个好说话的医生那,这样就能省一点医药费。
“谢谢。”李爱华对于好意都是不吝感激的。
“你这是第一次来医院吧?病历本还要1分钱。”护士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病历本并在一张挂号单上填着什么。
过了一会,护士接过李爱华递过来的6分钱,然后又开出收据再连同病历本和挂号单都递给了李爱华。
“胡大夫的门诊室在那边第三间。”护士提醒了一句。
李爱华点头表示感谢,然后就收好收据并拿着病历本和挂号单朝胡大夫的门诊室走去。
因为今天又是工作日,所以医院的门诊这里其实几乎就没有人,因此李爱华倒是不用排队。
胡大夫接过李爱华递来的病历本和挂号单就开始询问病情,而李爱华自然是如实回答。
当胡大夫听到李爱华在大约一个多月前因为营养不良而晕倒的时候,也颇为不赞同地说道:“都那样了还不来医院?来,伸手。”
胡大夫是中医,因此他自然是把脉的。
李爱华从进医院开始就打量了一番,她基本确定这里可能连血常规、血生化这些后世最常见的项目都做不了。但好在这个时候的大夫在传统医学方面都是有些功夫的,所以李爱华倒是没有纠结什么。
胡大夫将李爱华的两个手腕都把了一会脉又询问了一些问题后,说道:“你这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,但是你身体亏空得有些厉害。不过好在你还年轻,自己又有一股强烈求生欲,所以还是可以调理回来的。”
胡大夫说完就唰唰写了一张方子,“这个方子你先吃两个星期,要去药房抓,这比外面要便宜。”
李爱华接过药方,然后又询问了一下有关药膳的事情。
胡大夫没有料到李爱华居然对传统医药有些了解,然后此时又没有别的病人,于是胡大夫倒是饶有兴趣地和李爱华交换了一些建议。
听了胡大夫单独快一小时的授课后,李爱华满意地离开了门诊室,然后去医院的药房抓了最近两周的药。
“小姑娘,这药的熬煮方法我都给你记在一张纸上了,你千万别忘记了。”药房的药师提醒道,“糟蹋了药可就浪费钱了。”
“我会记得的。”李爱华说道。
后世的李爱华属于爱养生的那代人,所以也找医生开过日常调理的药方,故而在公寓里也备有熬煮中药的机器。因为公寓跟着自己一起重生到了这个时代,因此那台熬中药的机器也还在,故而李爱华只要自己设定好时间和火候就可以不用操心了。
小说《重生六零:别人下乡我进城》阅读结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