抹茶文学
网文书荒粮草推荐

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崔时安,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小说免费阅读

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》中的崔时安是很有趣的人物,作为一部历史脑洞类型的小说被爱吃烧饼的猪描述的非常生动,看的人很过瘾。《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》小说以176388字,最新章节第108章的连载中状态推荐给大家,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。

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崔时安,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小说免费阅读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“为了这么个人才,拜祭一下人家母亲,值!”“谁敢说个不字?咱老李第一个不答应!”祭拜完毕,简单用了些早膳。朱元璋和李善长便匆匆离去,各有各的忙碌。崔时安目送他们离开,心里头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便宜老爹,…

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崔时安,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小说免费阅读

《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他暗自咬牙切齿,额头青筋暴起。“哼!郭玉,你个狗仗人势的玩意儿!仗着自己有点背景,就敢如此嚣张跋扈,目无纲纪!”“你眼里还有户部吗?还有朝廷吗?还有王法吗?!”“还敢大言不惭地说钱太多,让户部尚书亲自来拉?你当户部是你家的马车夫?!”“好!好得很!你等着,我这就回去禀告杨尚书,看他怎么收拾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败家子!”户部

《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》精彩章节赏析

“为了这么个人才,拜祭一下人家母亲,值!”

“谁敢说个不字?咱老李第一个不答应!”

祭拜完毕,简单用了些早膳。

朱元璋和李善长便匆匆离去,各有各的忙碌。

崔时安目送他们离开,心里头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便宜老爹,倒也没太多的感觉。

他只晓得,这便宜老爹在西北边境和大明内地之间倒腾些货物,赚些银两。

崔时安转身回屋,开始清点起自己的系统仓库。

“嗯……让我看看都有啥好东西。”

“全唐韵……这可是个宝贝,得好好收着。”

“造物通志……这书里头的东西,可都是领先时代几百年的啊!”

“鲁班机关术……嘿嘿,这玩意儿有趣,有空得好好研究研究。”

“新墨卷……这可是个赚钱的好东西。”

“八段锦之法……嗯,这个可以用来强身健体。”

“鹅绒……这可是个好东西,冬天保暖全靠它了。”

“土豆、红薯、辣椒……这些高产作物,可是解决百姓饥荒的神器啊!”

系统仓库里,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。

有些东西,崔时安已经用过,效果拔群。

有些东西,他还留着,以备不时之需。

奉天殿内,金碧辉煌。

朱元璋一上午的时间,都用来单独召见徐达了。

他对北伐蒙古的作战计划,格外重视。

每一个细节,他都要反复确认,确保万无一失。

“徐达啊,这次北伐,事关重大,你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!”

“咱把大明的江山,都交到你手里了!”

徐达单膝跪地,抱拳说道:“皇上放心,臣定当竭尽全力,不辱使命!”

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,这才让徐达秘密出兵,调兵遣将,准备北伐。

忙完正事,已是下午时分。

朱元璋来到后花园,放松心情。

他逗弄着一只羽毛油亮的八哥。

这八哥,不仅长得俊俏,还特别聪明,会说几句吉祥话。

朱元璋越看越喜欢,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。

“这小东西,真是有趣得紧!”

“咱那个便宜儿子,肯定喜欢!”

“等会儿就给他送去,保准让他乐得合不拢嘴!”

笃笃笃。

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,打破了后花园的宁静。

朱元璋一听这熟悉的步点,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,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,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。

他抬头一看,果然是刘基那张严肃认真的脸,顿时觉得有些头疼,脸上也露出了几分不悦的神情。

不过,转念一想,朱元璋还是决定把怀里那只心爱的八哥藏好,免得又被刘基唠叨。

“伯温。”朱元璋定了定神,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些,跟刘基打了个招呼。

刘基微微颔首,算是回礼,但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朱元璋,似乎要把他看穿。

朱元璋被他看得有些发毛,心里暗自嘀咕:“这老刘头又想干嘛?”

他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有什么事吗?”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。

刘基这才缓缓开口,他的语速很慢,但清晰而有力:

“洪武三年春三月,大地冰封尚未消融,工部奏报,两京十三司的农田耕种进度迟缓,恐怕会影响春种。”

“微臣与户部尚书杨思义联合查办六十多名贪污官吏,现已全部落网,刑部已依法处置。”

“礼部进言,称《增广贤文》晦涩难懂,打算重新修订启蒙读物……”

刘基慢条斯理地说着,一件件,一桩桩,都是国家大事。

朱元璋听得额头直冒汗,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
他心里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,暗自叫苦:“我的老天爷啊!你倒是快点说完啊!再这样下去,我这宝贝鸟儿都要被捂死了!”

可朱元璋也知道,刘基这人,一旦打开了话匣子,那就没完没了了。

他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祈祷,祈祷刘基能早点结束这冗长得像老太太裹脚布一样的经筵朝奏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。

刘基终于停了下来,他那张万年不变的严肃脸上,竟然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玩味。

他看着朱元璋,慢悠悠地问道:“陛下,鸟死了吗?”

轰!

朱元璋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,他死死地盯着刘基,声音都变了调:“你……你说什么?你在戏耍朕?!”

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刘基这老家伙,平时虽然迂腐了点,但也不至于如此大胆啊!

朱元璋哪里知道,刘基早就看穿了他的小把戏,故意滔滔不绝地汇报政务,就是为了让他怀里的八哥憋死!

刘基也豁出去了,他直视着朱元璋,声音洪亮,掷地有声:“陛下!微臣就是在戏耍您!”

他顿了顿,加重了语气,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没错!就是戏耍您!”

“混账!你个大逆不道的东西!”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,他猛地一拍桌子,咆哮道:“朕要杀了你!”

这只八哥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来的,嘴甜得很,能说不少吉祥话呢!

原本,朱元璋还打算把这宝贝送给崔时安,给他一个惊喜,现在可好,全被刘基这老家伙给毁了!

刘基却是毫无惧色,他挺直了腰板,脖子一梗,大声喊道:“来啊!杀啊!臣等这一天,已经等了很久了!”

他越说越激动,声音也越来越高亢:“这些日子,陛下您整天在外面瞎晃悠,身边围着一帮不三不四的人,朝廷大事不管不问,国家也不管了!”

“长此以往,这大明朝还要不要了?您还像个皇帝的样子吗?您的德行都丢到哪里去了?这样下去,您还怎么治理天下?!”

刘基一口气说完,胸口剧烈地起伏着,仿佛要把这些日子积压在心头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。

“就算您今天杀了我,我也毫无遗憾!”

“刘基!你放肆!”朱元璋彻底被激怒了,他指着刘基的鼻子,怒吼道:“谁告诉你朕在外面鬼混的?谁又是奸佞?你今天必须给朕说清楚!”

他气得眼睛都红了,恨不得把刘基生吞活剥了!

刘基脸色铁青,“谁是奸佞?这还用得着我说吗?陛下心里跟明镜似的!我刘基就算今天掉了脑袋,也要把这帮祸国殃民的家伙揪出来!”

“放屁!朕的大明贤士,岂容你这般污蔑!”朱元璋眼里的怒火几乎要喷出来,闪着寒光,那是真的动了杀心。

“贤士……呵呵。”刘基冷笑两声,嘴角撇得像弯刀一样,满是不屑。

朱元璋手指着刘基,气得手指头都在打颤:“好!好!好!朕今天就让你死个明白!走!”

说完,朱元璋一把拽起刘基,两人气冲冲地朝着南京城郊的崔府奔去。

一路无话,君臣二人各怀心事,气氛压抑得很。

终于,崔府到了。

见到崔时安,朱元璋强压下心头的怒火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。

而刘基,死死地盯着崔时安,两只拳头捏得咯咯作响,仿佛随时都会扑上去。

崔时安被刘基看得心里发毛,一脸疑惑地看向朱元璋,问道:“这位是……?”

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更僵硬了:“前些日子,不是去御史台帮你求情吗?这是我在御史台的朋友,听说你帮了朝廷大忙,特意来看看你。”

刘基一下子愣住了,像被雷劈了一样,呆若木鸡。

他做梦也没想到,陛下在宫外如此看重的人,竟然会是崔时安!

南京城郊的崔时安,崔县男!这不就是那个提出“崔时安定律”,帮助朝廷清查贪官污吏的幕后功臣吗?

也许现在朝中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崔时安是谁,更不知道他暗中为朝廷立下了多大的功劳。

但是,刘基这些日子跟户部尚书杨思义一起查办贪污案,又怎么可能不认识崔时安呢?

刘基脸上的冰霜瞬间融化,之前的怒气和杀气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他连忙收起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,换上一副恭敬的表情,双手抱拳,深深地鞠了一躬:“在下温文书,见过崔县男。”

这态度转变之快,简直比翻书还快,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让一旁的朱元璋都看傻了眼。

刘基这人啊,眼里揉不得沙子,是你的,那就是你的,不是你的,他能跟你拼命。

有真本事的,他佩服得五体投地,没本事的,他能喷得你狗血淋头。

崔时安也愣了,心说这老头是唱的哪一出?进门的时候还跟个要吃人的老虎似的,这会儿咋就变成温顺的小猫了?

“这位御史大人,您太客气了,”崔时安一摆手,“来来来,屋里坐,喝杯热茶暖暖身子。”

三人围着一张八仙桌坐下,屋里静悄悄的,只有茶壶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声音。

刘基琢磨了一会儿,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,开口了,声音低沉,还带着点试探的意味:“崔县男,最近我这心里头啊,堵得慌,有件事儿,想请您给参谋参谋。”

崔时安点点头,表示自己在听,又谦虚地说:“您说,我可不一定懂这些弯弯绕绕。”

刘基清了清嗓子,像是在酝酿什么重要的发言:“最近,我那御史台的顶头上司,跟皇宫里那位,闹了点别扭……”

“您说的,是刘基吧?”崔时安不等他说完,直接打断,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。

这京城里,敢这么跟朱元璋对着干的,除了刘基那个倔老头,还能有谁?

刘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,但很快又恢复了正色,他笑了笑:“是啊,正是刘学士。

他劝谏陛下,说不该在宫里头玩八哥,这……这让陛下很生气,两人都动了真火,谁也不让谁。这事儿闹得。

“唉,我这做下属的,自然想替长官分忧。崔县男,您见多识广,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?”

崔时安沉默了。

他心想:这老头儿,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这种事也敢拿出来说?

议论天子的事,一个不小心,那可是要掉脑袋的!

崔时安脸上堆起笑容,拱了拱手,客气地说:“这……这宫里的事儿,我可真不懂。”

刘基的眼神里,闪过一丝失望。

他本以为,崔时安能有什么高见,没想到……

就在刘基觉得没戏的时候,崔时安话锋一转:“不过嘛……”

他故意拉长了声音,吊足了刘基的胃口。

“我这人,喜欢瞎琢磨,倒是可以把我的一些粗浅看法,跟您分享分享。”

刘基听着,微微点了点头,随口应了一声:“噢?你说说看。”

语气里,带着几分漫不经心,显然没抱太大希望。

崔时安清了清嗓子,像是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,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。

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有力:“以铜为镜,可见衣冠。”

说罢,稍稍停顿了一下,像是在观察刘基的反应。

接着,又吐出几个字:“以史为镜,可知兴替。”

语气依然平缓,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
最后,他加重了语气,一字一顿地说:“以人为镜,可明得失。”

说完,崔时安抬起头,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基。

“这几句话,是我平日里瞎琢磨出来的,也不知道对不对。”崔时安补充道,语气谦逊,姿态放得很低。

他向来小心谨慎,尤其面对刘基这种朝廷大佬,说话更是留了三分余地。

他就看出来了,这温文书就是刘基,只是不知道吹了什么风,能来到南京城郊见自己,还来问自己这么奇怪的问题。

不过他话里话外,都留着让人琢磨的空间,点到为止,绝不多说。

刘基原本还心不在焉,听到这里,突然像被雷劈了一样,整个人僵住了。

手里的茶杯,也停在了半空,一动不动。

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朱元璋,也眯起了眼睛,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。

他原本只是随意地坐着,现在却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,开始认真琢磨起这几句话来。

“以铜为镜,可见衣冠……”朱元璋喃喃自语,像是在品味这句话的深意。

“这照的,可不仅仅是衣服帽子啊……”他心里想着,“更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,是君子之风!”

“以史为镜,可知兴替……”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,“从古至今,多少王朝更迭,兴衰荣辱,皆有迹可循啊!”

元朝,那个曾经庞大的帝国,如今却如同一座崩塌的巨塔,化为尘土。

朱元璋时刻警醒自己,绝不能重蹈覆辙。

他常常翻阅史书,从那些泛黄的纸张中,寻找元朝灭亡的根源。

他像一个辛勤的农夫,在历史的田野里,细细地筛选,把那些有用的经验,一颗颗捡起,放进自己的行囊。

对于元朝,他从不一股脑儿地否定,也不会盲目地抹黑。

他会客观地看待元朝的功绩,好的,就学习,坏的,就避免。

以人为鉴……

想到这里,朱元璋的身子微微一动。

他悄悄地抬起眼,目光落在了刘基的身上。

眼神中,带着一丝探寻,一丝期待。

片刻的沉默,仿佛时间都凝固了。

“啪!”

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,打破了这凝重的气氛。

他高声赞叹:“妙!妙啊!这简直就是至理名言!”

声音洪亮,充满了激动和喜悦,如同惊雷一般,在房间里回荡。

刘基也猛地回过神来,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他睁大了眼睛,满是惊愕地看向崔时安。

那眼神,不再是漫不经心,而是多了几分肃穆,几分敬重,仿佛在看一位智者。

过了好一会儿,刘基才回过神来。

他站起身,郑重地向崔时安拱了拱手,语气诚恳地说:“您说的这些道理,简直比圣人说的话还要精辟!我真是应该每天都拿这些话来反省自己啊!”

朱元璋在一旁看着,心里暗暗惊叹。

他知道,刘基的性格向来刚直不阿,能让他如此心服口服的人,可不多见。

崔时安却只是摆了摆手,笑了笑,轻描淡写地说:“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。”

“啊?”刘基一听,顿时瞪大了眼睛,急切地问道,“您还有其他的见解?”

语气里,充满了好奇和期待。

崔时安的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,他紧紧盯着刘基,一字一顿地说:“有!不过,这话的分量,可不是一般的沉重。”

他停顿了一下,像是在斟酌用词,又像是在给刘基一个心理准备的时间。

缓缓地,他开口了,声音低沉而有力,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:“唯求社稷兴衰系,何惧吉凶行止乎!”

!!!

这句话一出口,整个房间,瞬间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。

空气仿佛凝固了,时间也好像停止了流动。

两个人,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,呆呆地站在原地,脸上写满了震惊。

崔时安此刻的脑海里,闪过了一幅幅画面。

元朝末年,百姓流离失所,饿殍遍野,那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啊!

然而,就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,总有一些人,像萤火虫一样,闪烁着微弱的光芒。

他们为了国家,为了百姓,不顾个人安危,挺身而出,哪怕粉身碎骨,也在所不惜!

这些人,是真正的英雄!崔时安心中,对他们充满了敬意。

小说《错认老爹!我成功傍上帝王》阅读结束!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